迈瑞、恒瑞齐聚!2023年中国医药上市公司ESG竞争力榜单正式揭晓
摘要:
作为企业的“第二张财报”,近年来企业不断提升对ESG榜单的重视程度。2022年过半数的医药上市公司发布了ESG/CSR报告。在报告可靠性上,接近半数的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对ESG报告的履责机制,明确了ESG/CSR报告的汇报原则,共有16家医药公司对ESG报告进行了鉴证,其中有14家为港股或A+H股上市公司。
今年以来,全球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国际方面,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6月正式发布首批两份准则。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7月宣布认可上述两份准则,欧盟委员会也审批通过了首批12份《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
国内方面,证监会正在指导沪深证券交易所研究起草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披露指引。企业ESG管理成为监管机构关注的热点。医药行业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属性,被赋予高社会声誉与道德要求,在ESG层面受到更高关注。2022年,中国上市医药企业1ESG报告发布率达50.22%。
从2022年开始,E药经理人连续两年联合中国领先的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独立咨询机构商道咨询基于上市公司已公开发布的ESG报告,对全部港股和A股医药上市公司开展评估。本次评选结果依据企业市值2划分为大、中、小盘股,获奖企业名单如下:
1中国上市医药公司统计范围涵盖GICS医疗保健一级行业下所有A股、港股上市公司。
2A 股及港股医药上市公司,统计其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的区间日均总市值,其中,市值为5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为大盘股,100-500亿元的为中盘股,100亿元以下的为小盘股。
01
ESG报告透明度持续提升,港股、A股差距仍旧明显
ESG报告是评级机构开展上市公司ESG评级的重要渠道,也是向公司利益相关方展现公司全面管理结果的重要载体。以资本市场的ESG评级为例,通常,完整的ESG评级流程包括信息收集、分析和评级、征询上市公司反馈的环节,而评级的主要信息来源则主要是上市公司的ESG报告,以及政府部门与NGO的数据库、媒体检索等公开信息。因此,希望向资本市场展示良好ESG管理能力的上市公司,会通过每年度编制ESG报告的方式进行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对外沟通ESG管理成效,提升自身的ESG竞争力。本次评估也主要依据企业发布的ESG报告(包括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ESG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进行评价(ESG透明度评价指标详见:《2023年度“中国医药上市公司ESG竞争力”系列榜单即将揭晓!》)。
评估发现,2022年中国医药企业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透明度持续提升,过半数的医药上市公司发布了ESG/CSR报告。在发布ESG/CSR报告的上市医药公司中,超过90%的企业拟定了报告编制说明,并说明了ESG报告披露范围与财务报告的一致性。超过60%的企业依照明确的ESG报告编制指引进行信息披露,并制定对标索引表,同时识别自身相关的实质性议题,披露实质性议题矩阵。这反映了中国医药企业ESG报告披露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趋势。
同时,医药上市公司在披露ESG/CSR报告时,均有意识地披露关键量化绩效数据,约有24%的企业能够披露连续三年的量化绩效数据,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ESG绩效追踪与收集机制。在报告可靠性上,接近半数的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对ESG报告的履责机制,明确了ESG/CSR报告的汇报原则,共有16家医药公司对ESG报告进行了鉴证。
注1:评价指标得分率=获得该评价指标得分的该类别企业数量/该类别企业总数。其中,除“发布ESG/CSR报告”指标得分率计算分母为该类别的全部医药上市公司数量外,其余指标得分率计算分母均为该类别中已发布CSR/ESG报告的医药上市公司数量。
注2:评价指标满分得分率=在该评价指标下获得满分的该类别企业数量/该类别企业总数。其中,除“发布ESG/CSR报告”指标得分率计算分母为该类别的全部医药上市公司数量外,其余指标得分率计算分母均为该类别中已发布CSR/ESG报告的医药上市公司数量。
但同时,得益于港交所的强制ESG信披要求,港股上市公司ESG报告透明度相较于A股仍具有明显优势。以报告发布率为例,港股医药上市公司ESG/CSR报告发布率达98.28%,远高于A股医药上市公司的33.98%,且93.40%的港股医药上市公司是以面向资本市场的专业ESG报告形式进行披露。在报告编制标准、量化绩效数据披露方面,港股及A股医药企业均具有较高的得分率,但在满分得分率上差距较大。这反映出披露ESG/CSR报告的A股医药企业在规范性上逐渐向港股企业靠拢,但仍存在披露颗粒度不足的问题,未能对参考的ESG编制指引建立对标索引表以及对关键量化绩效数据说明计算方法。
在董事会履责上,港股企业普遍建立了董事会对ESG事宜的监管机制,将ESG管理工作上升至董事会层面。由于港股公司长期披露ESG报告,部分管理先进的企业已尝试通过开展第三方鉴证等做法,进一步提升ESG报告的可信度。在开展ESG报告鉴证的16家医药企业中,有14家为港股或A+H股上市公司。
综上所述,为回应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对企业ESG管理能力的关注,我们认为A股医药上市公司应当将进一步提升ESG报告发布率,通过ESG报告集中披露ESG信息。对已定期发布ESG报告的A股、港股企业而言,应当进一步完善ESG绩效数据追踪机制,在披露关键量化绩效的同时,也应披露连续三年的绩效数据以及计算方法,以方便投资者评估企业ESG绩效变化趋势。随着 ESG报告鉴证逐渐成为投资者所青睐的评判ESG报告可信度的重要工具,追求更高可信度和ESG评级的企业,也可尝试引进第三方机构对企业ESG报告进行鉴证。
02
实质性议题管理失衡,
绩效导向不明确
对实质性议题的披露反映了公司在ESG管理框架下,围绕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挑战,可以帮助投资者理解与分析公司的主要风险敞口和管理情况。基于国内外主要的ESG标准、政策背景以及中国医药企业议题管理实践,本次评价识别并选取了10个医药行业的高实质性议题,从目标方针、管理措施、绩效数据等维度开展实质性议题管理评价。
整体来看,医药上市公司实质性议题评价平均得分为65.83分,标准差为13.87。其中,港股医药上市公司平均得分为70.22,标准差为11.57;A股医药上市公司平均得分为61.65,标准差为15.08。可见,港股医药上市公司相较于A股医药上市公司,在实质性议题管理方面的平均表现更好,各上市公司之间的管理能力更为趋同。
观察不同议题表现,能源利用、废弃物管理、人力资本发展、员工权益与福利四个议题平均得分较高,均在7分以上,且港股、A股医药上市公司在上述议题的平均分均在6.5分以上,可见在上述议题上,医药行业管理能力较高,且管理水平较为一致。在产品研发与创新、商业道德与反贪污、责任供应链等议题上,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得分较低,在6分以下;在上述议题上,医药行业的管理能力及透明度有待提升。
特别的是,产品研发与创新议题是少有的A股医药公司平均得分明显高于港股医药公司的议题,两者差距在1.5分以上。主要原因为部分港股企业未将产品研发与创新议题的管理情况纳入ESG报告。
在产品研发与创新议题之外,港股医药上市公司在各实质性议题评价中的平均得分普遍高于A股医药上市公司。特别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管理、废弃物管理议题上,港股医药企业平均得分均比A股医药企业高出2分以上,这表明在环境层面,港股比A股医药企业有着更高的信披完整度,能够制定部分环境管理目标,并追踪量化绩效数据。
评估发现,在实质性议题管理层面,港股与A股上市公司均存在缺乏明确的绩效导向,举案例、讲故事倾向明显的情况。根据本次评估模型,只有制定明确量化管理目标以及量化绩效数据的企业方能在目标方针、行动措施两个维度获得满分。
注3:实质性议题评价指标满分得分率=在该评价指标下获得满分的该类别企业数量/该类别企业总数。
在目标方针维度,有超过30%的参评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利用”“废弃物管理”三个环境层面议题上获得满分,其余议题获得满分的企业均不超过10%。这意味着,大部分医药上市公司缺乏可量化的实质性议题管理目标。
在行动措施维度,有超过70%的参评企业在能源利用、废弃物管理、人力资本发展、员工权益保障议题上获得满分,其余议题获得满分的企业均不超过半数。这说明,虽然发布ESG或CSR报告的企业大部分披露了量化绩效数据,但绩效数据完整度仍显不足。
综上所述,管理目标的普遍缺失和部分医药企业绩效数据的不完善,反映出医药企业ESG管理仍旧停留在讲故事、重传播层面,缺乏明确的绩效导向。医药上市公司想要提升ESG管理表现,应当重视对ESG绩效的管理,通过建立扎实可靠的内部ESG数据管理机制,制定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目标,并定期监督和披露目标进展,客观衡量企业ESG管理成效。
03
多方关注度提升,ESG管理成为衡量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维度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对企业ESG信息披露的关注度居高不下。自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6月正式发布首批两份准则以来,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已经表示将考虑采取ISSB框架建立信披标准。
以建立面向投资者和金融市场需求的全球可持续性信息披露基准为目标,ISSB首批两份准则标准的发布吸引了全球监管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共同关注。而在中国国内,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郭俊也于9月7日表示,证监会正在指导沪深证券交易所研究起草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披露指引。与此对应的是,截至2023年6月,共有1714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2年度ESG报告,家数再创新高(报告发布 | 《A股上市公司2022年度ESG信息披露统计研究报告》);截至2023年9月8日,共有2,512家港股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占比94.9%(报告发布 | 《港股上市公司2022年度ESG信息披露统计研究报告》)。
监管机构、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以及A股上市公司纷纷主动披露ESG报告的趋势,使得上市公司的ESG管理能力越来越被认为是提升资本市场投资价值、巩固投资者信心和促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来自供应链客户的ESG管理压力也将逐步传导至To B端的医药企业。
未来,ESG管理能力将成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一环。对中国医药上市公司而言,良好的ESG管理能力将帮助企业有效的避免ESG相关风险,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多市场认可。
关于榜单的更多信息,11月3日,在2023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上,E药经理人旗下CM10医药研究中心首次举办“中国医药上市公司价值发现论坛”,将邀请商道咨询合伙人刘涛先生做详细解读。
本次论坛聚焦中国医药上市公司价值发现,除了ESG竞争力系列榜单,还有生命健康产业投融资分析报告等重磅内容,同时还汇集了来自上市公司、行业协会、券商、投行、咨询机构等各领域嘉宾,共话中国医药上市公司价值管理的思与行。